
发布日期:2025-04-12 18:08 点击次数:174
如今,市场上的茶壶琳琅满目,材质、造型五花八门。但在爱壶人心中,始终有一份不可撼动的“宝藏清单”。
图片
从明代开始,供春壶、掇球壶等十款壶就脱颖而出,即便岁月变迁,新式茶壶不断涌现,它们的地位依旧无可替代。是什么赋予了这十款古老茗壶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令无数爱壶人魂牵梦萦?
石瓢壶
图片
“石瓢壶宛如一位谦谦君子,壶身呈梯形,线条似山间溪流般柔和流畅,尽显浑厚质朴”。钉足三角鼎立,让壶身灵动又不失稳重。直流嘴暗接壶身,干脆利落;倒三角壶把与壶身呼应,极具和谐美感。平压盖配桥钮,比例精准,比起供春壶的古朴自然,石瓢壶尽显简约精致。
仿古壶
图片
由程寿珍融合历代精华创作而成。壶身扁圆、腹部鼓胀、颈部高挑,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严丝合缝。扁圆壶钮,壶嘴与壶把匀称协调,极具品茗意境。此壶流传极广,各大博物馆皆有收藏。相较于掇球壶的圆润,仿古壶更具古朴大气之美。
供春壶
图片
壶身模仿银杏树瘿,呈扁球形,泥质素朴,表面布满古绉纹理,尽显返璞归真。作为紫砂史上的经典,供春壶开创了文人参与设计的先河。与石瓢壶相比,其独特的自然纹理散发着浓郁的古朴韵味。
掇球壶
图片
由邵大亨首创,从莲子大壶演变而来,去除把下耳部。“掇”有连接之意,壶身由多个球状体按美学法则组合,线条行云流水般流畅。壶身光滑,以简练造型展现内在之美,在圆润流畅方面,远超仿古壶。
提璧壶
图片
因壶盖似古雅玉璧而得名。壶体扁圆柱状,搭配平盖、扁圆钮与扁提梁,整体呈微曲线造型。此壶结构严谨,刚柔并济,顾景舟多次修改完善,集材质、工艺、形式、功能、意境美于一身,堪称当代紫砂的代表作。
西施壶
图片
壶身将鱼、龙、云的装饰完美融合,壶身海水波浪纹线条简洁。鱼龙吐珠造型栩栩如生,壶盖龙首可伸缩,龙尾化作壶柄,妙趣横生。经邵大亨设计后,在清代广泛流传,其独特的动态设计,区别于静态壶型。
龙头一捆竹
图片
龙头一捆竹壶身由64根长竹段围成,在古代,64卦代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壶盖上浮雕八卦图,盖钮为太极图,寓意着阴阳调和、循环往复。将传统文化与紫砂工艺巧妙融合。展现了古人对宇宙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井栏壶
图片
井栏壶的壶身造型宛如古井栏,嵌盖紧密贴合,高柱形的壶钮与壶身风格协调一致。壶把圈较大,外侧呈扁平状,内侧则圆润贴手,握感十分舒适。作为早期流线型设计的典范,井栏壶相较于提璧壶,更添一份质朴之感,堪称“曼生壶”中的经典之作。
报春壶
图片
“梅报春壶”为朱氏代表作,原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壶身挺秀饱满,运用雕镂、捏塑手法,生动刻画梅花不畏严寒的姿态,整体精致传神,充满生机与希望。每一把报春壶的诞生,都是对传统紫砂技艺的传承与发扬。
风卷葵壶
图片
风卷葵壶,由清代女艺人杨凤年匠心创制。此壶壶身别出心裁地模拟风卷葵花的自然形态,每一处线条都精准勾勒出葵花的神韵,既形象又富有韵味。壶体图案布局规整,工艺精湛,巧妙的传承了传统紫砂工艺的精髓,又融入创新元素,做到仿古而不失分寸。
----------------------------------
个人定制紫砂壶
长按识别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支持请右上点【···】分享!看完请在右下角图片
点个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kone娱乐平台棋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Powered by365建站